我與患者
【我與患者】心中有愛 春暖花開——兒科二病房護士 李姍姍
兒科病房相比其他地方,這里洋溢著更多的暖意:孩子們咿呀學語的童音、醫(yī)護人員鼓勵的微笑、患兒伸出小手往護士懷里鉆的畫面……這些溫暖的場景背后,深藏著兒科醫(yī)護人員的愛心、細心和耐心。
由于兒科是一個特殊的科室,面對懵懂無知的孩子,需要付出更多的耐心;面對焦灼的家長,需要承受更多的壓力。在李姍姍眼里,護士,尤其是兒科護士是一個崇高而又神圣的崗位,她把自己對這個崗位的深刻理解,落實在每一個看似平凡的日子、每一件看似細微的小事。她用心服務、用愛呵護,并堅信著只要“心中有愛,春暖花開”。
在我眼里,兒科是一個純真美麗又充滿挑戰(zhàn)的科室,能在這里工作成長的護士都是集母愛、童真、耐心、愛心、綜合理論知識和??凭考夹g于一體的優(yōu)秀護士,很榮幸我是其中一員。我們的工作因為“兒科”兩個字,更顯圣潔,責任更重,需要更多的愛心和細心,守護孩子的健康是我們的責任和信念,我們必須堅守。我們用陽光般的微笑和嫻熟的技術,溫暖著每一個孩子,溫暖著每一個家庭,給他們戰(zhàn)勝病痛的勇氣和力量。
兒科是一個特殊的科室,面對的群體是兒童,是爸爸媽媽的心肝寶貝、掌上明珠,用“心累嘴累”形容兒科護理工作一點都不夸張,我們需要特別的小心,哪怕是摘掉孩子身上的膠布都要小心翼翼,唯恐傷到嬌嫩的肌膚。面對可愛的孩子,我們從不吝惜自己的溫柔和耐心。就拿靜脈穿刺來說,在一般科室就是一個普通操作,而對于兒科來講絕對是一項專業(yè)技術,要做到“精、準、快”,這種“一針見血”過硬的穿刺技術,是兒科護士必備的基本功。除此之外,面對這些懵懂無知的孩子們,如何能迅速拉近距離,讓他們配合治療也是我們日常在不斷探索的工作。
在我第一次分配到兒科的時候,為了讓小朋友不害怕我這個總去扎針的阿姨,我就想辦法與他們交朋友。我努力記下每個患兒的名字,或者給他們起一個愛稱“小公主”“小帥哥”等,慢慢拉近我們之間的距離。每天推處置車進入病房時,我會微笑著對孩子們說:“寶貝們,我們要開始輸液了!今天咱們來比比誰更勇敢,誰扎針時候不哭鬧,阿姨就給他頒個小勇士獎。噔噔噔噔,一個卡通小粘貼,喜不喜歡?”孩子們特別高興地喊到:“阿姨,先給我扎吧,我保證不哭,快給我挑一個粘貼?!边@樣一來,孩子們愿意配合治療,家長也放松了緊張的心情,這一點一滴的愛心,每天都會增加我與患兒之間的溫度,家長們也能深深地感受到護士的關愛是發(fā)自內心的,從而更加理解護士,配合護理治療。
世界上最深沉的愛莫過于母愛了,身著白衣時我是一名護士,但也是一位母親。因此,對待每個患兒,我除了盡職盡責,更多的是盡最大努力讓孩子們少些痛苦。有一次我值班的時候,科室收治了一名特殊的患兒叫“蔡寶”,只有16個月的男寶寶,因在家中誤服少量高錳酸鉀,導致口腔黏膜明顯損傷。母親哭著慌忙地抱著孩子跑進來,紅腫的雙眼、無助的神情,我真切地明白她作為一個母親深深的自責和愧疚。這個剛剛一歲多的寶寶本應是無憂無慮的,可滿嘴的疼痛燒灼感,已經(jīng)把他折磨得哭啞了嗓子,我看著十分心痛,小心翼翼地用棉簽給孩子擦拭口腔消毒,生怕一個不小心給孩子增加疼痛感。孩子撕心裂肺的哭聲、媽媽內疚自責的哭聲,顫抖了我的雙手、濕潤了我的雙眼,同為母親我怎能感受不到那種心情呢?處理完孩子的口腔,在靜脈輸液時,我瞪大雙眼仔細為孩子選擇靜脈,穩(wěn)住自己的雙手,心想著“我一定要一針見血”,因為這個孩子已經(jīng)沒有力氣再承受更多的痛苦了。靜脈穿刺一次成功。穿刺后,看著疲憊不堪的孩子睡著了,家長和我都隨之松了一口氣。這時孩子母親握著我的手說道:“護士,謝謝你,為孩子減輕了痛苦?!睘榱俗尣虒毮鼙M快康復,不留下任何后遺癥,我抽出時間就去找蔡寶的家長,手把手教他們護理方法,不厭其煩地講解注意事項。慢慢地,蔡寶康復了,聽見他咯咯地笑聲,我們的一切付出和努力都是值得的!
這就是我熱愛的兒科護理工作,年復一年,日復一日,我們像媽媽一樣奔波忙碌在病房,拿起穿刺針,我們從容而自信;忙碌在病床前,我們溫柔耐心。面對辛苦與勞累,我們一直在堅持。輸液瓶里滴著患者的希望,體溫表里刻著我們的叮嚀,我們深愛著每一位小朋友,堅信只要“心中有愛,春暖花開”。
-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