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人風(fēng)采
【觀影感悟】與祖國緊密相連——放射線科張寧觀看電影《我和我的祖國》有感
今年是祖國70年華誕,國慶節(jié)期間上映了一部獻(xiàn)禮大片《我和我的祖國》,我有幸去欣賞了這部佳作。
這部電影在選材上一改傳統(tǒng)獻(xiàn)禮電影的宏大歷史觀,而是采取了新中國歷史節(jié)點上的一些小人物的故事。電影由七個故事組成,《前夜》《相遇》《奪冠》《回歸》《北京你好》《白晝流星》《護(hù)航》,記述了從1949到2019的幾個重要歷史事件里普通人的故事。1949年開國大典的旗桿制動系統(tǒng)制作者林志遠(yuǎn);1964年我國原子彈的普通科研工作者高遠(yuǎn);1984年為了能讓街坊看女排奪冠電視直播的小學(xué)生冬冬;1997年香港回歸過程中的外交工作人員、升旗手、修表師傅和女警察;2008年北京奧運會期間的出租車司機和來京看開幕式的汶川地震遺孤;2016年去迎接神舟十一號歸來的扶貧老旗長和失足少年;2015和2017年大閱兵作為備飛的女飛行員,他們都是在大時代背景下的小人物,但他們或是直接、或是間接的與祖國的大事件相連。
一個小小的金屬球,電動旗桿的制動裝置,卻是關(guān)系到開國大典順利與否,正是這樣的關(guān)系讓林志遠(yuǎn)一個普通工匠與開國大事、甚至新中國局勢緊緊相連。同時,為了找到制作這個金屬球的特殊金屬,從北京各處趕來捐助的群眾,也因為這個契機與祖國的命運緊緊相連。
上海弄堂里一個電視機的信號,暫時分隔了冬冬初開的情愫,卻將街坊鄰居與奧運女排相連,當(dāng)國旗展開在弄堂上頭的時候,冬冬化身成了身著披風(fēng)的超級英雄,為大家撐起了與女排、與奧運、更是與祖國相連的天線。
香港修表師傅為身為女警的妻子修好手表上的一秒、外交人員手腕上手表上的一秒,還有升旗手每一次拉動繩索行進(jìn)的一秒,這每一秒都關(guān)乎著香港主權(quán)交接的鄭重,關(guān)乎著中國和中國人民的尊嚴(yán),正是這秒針跳動的一下,將身在香港的每個普通人的心跳與祖國的心跳緊緊相連。
北京奧運和汶川地震,出租車司機和地震孤兒,相隔萬里,卻因為一張奧運開幕式門票相連,故事的最后,司機沒有進(jìn)入場內(nèi),孤兒在場內(nèi)親眼見到父親搭建的國家體育場,兩人在奧運開幕式的那一刻,與祖國盛世緊密相連。
或許你不是開國大典旗桿的制作者,但你或許就是前來捐獻(xiàn)金屬的一名群眾;或許你不是國防科研工作人員,但是你可能是他們的家人或朋友;或許你不是女排隊員,但是你可能是一名坐在電視機前觀看決賽的觀眾;或許你不是香港回歸的外交官或者升旗手,但是你可能是為他們修表的工匠或是在外面慶?;貧w的市民;或許你沒有親自到鳥巢里觀看北京奧運開幕式的盛況,但是你可能是一名建設(shè)過奧運場館的工人或是一名服務(wù)奧運的志愿者;或許你不是神州飛船的航天員,但是你可能是一名在著陸點附近生活的牧民;或許你不是飛躍北京上空接受檢閱的殲擊機駕駛員,但是你可能是一名地勤人員或是后勤保障人員。
盡管時代不同、崗位不同,但是《我和我的祖國》這部電影,正是在講述你我這樣的萬萬千千普通國人的故事,是你我在自己的崗位上為建設(shè)祖國、振興中華所做的一點一滴的故事。祖國從誕生到奮斗,從奮斗到富裕,從富裕到強盛,一代代中國人正經(jīng)歷著祖國偉大復(fù)興的過程,我們是這個過程的見證者、親歷者,更是建設(shè)者。這一刻,我們不僅要為祖國的繁榮富強而驕傲,更要為我們是今日中國的建設(shè)者感到無比的自豪。
- 標(biāo)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