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人風采
轉戰(zhàn)新病區(qū),感受疲憊的幸?!鞠兄行尼t(yī)院馳援武漢醫(yī)護團隊日志(十二)
患者康復,轉戰(zhàn)新病區(qū),
是對我們辛勤付出的解讀;
患者投訴,耐心勸慰,
這場疫情,但愿早日結束;
半月有余,李珉、許志榮
在武漢的初春,感受付出和孤獨
只愿贏取勝利的戰(zhàn)書!
2月11日,來到武漢已經(jīng)十七天,我們收獲了一個令人振奮的好消息,嚴格按照國家衛(wèi)健委發(fā)布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五版)》標準判定。我們所在的協(xié)和江北醫(yī)院蔡甸區(qū)人民醫(yī)院婦幼三樓感染科的五名患者及一樓感染科的兩名患者康復出院了。
今天,我和許志榮所在的感染病區(qū)接到一個新的任務,接管位于門診樓一樓和三樓的感染科,該區(qū)設有44張病床,這說明我們連日來的工作得到了上級的認可,雖然任務更重了,我們卻非常高興。
匆匆吃過午飯,顧不得休息,大家便立即行動起來,很快就收拾完清潔區(qū),半污染區(qū)的物品,轉運患者是最困難的,行動自如的患者已在護士的帶領下,找到了自己的新床位。
有一位行動困難的大娘,由許志榮和另一位護士負責,她們幫老人把生活用品都收拾好,放在床尾,推床協(xié)助大娘轉移,她們推著床緩慢前進,護目鏡視線模糊,加上床有些老舊,于是推起來特別吃力。當她們把大娘扶上新床位,大娘特別感激,哽咽地說:“我每次去衛(wèi)生間都麻煩你們,你們還經(jīng)常主動來看我,怕我摔倒,你們從遼寧來,那么遠,真是太辛苦了,太謝謝你們了……”聽完大娘的話,雖然身上汗流浹背,風一吹,冷颼颼的,但在場的每一個人,心里都熱乎乎的,愿大娘及每一位患者都能早日康復。
僅僅3個小時,我們就將新病區(qū)布置完畢。因為電梯在污染區(qū),我們只能爬樓梯,數(shù)不清往返多少次,也記不起爬了多少級臺階,只是感覺雙腿仿佛不屬于自己了,但一想到新病區(qū)的患者,便覺得渾身充滿了力量。
2月12日,我和武漢的余瑩醫(yī)生一起在新病區(qū)值白班,我們在寬敞的病區(qū)查房,為了減少護士的操作,還不影響患者的病情,我們拿著脈氧儀為每個患者檢測脈搏氧飽和度,問病情,處理醫(yī)囑。這時,我接到了我們醫(yī)療組長的電話,得知我們被患者投訴了。原來這個患者本來是要轉火神山醫(yī)院,結果今天接到市里通知說不轉了,患者很不高興,就打了投訴電話。我來到患者面前,耐心與他溝通,我驕傲地說:“您看到我胸前寫的遼寧兩個字沒,今天起我們遼寧醫(yī)療隊接管了這個病房,同時,雷神山醫(yī)院也是由我們遼寧醫(yī)療隊全盤接管的,不管我們來自哪里,我們作為醫(yī)務人員,都會全力對你們進行救治,我們要一起加油,您才能早日康復,疫情也可以早日結束?!敖?jīng)過我一番開導,患者對我們建立了信任,心情也好了很多,而且不再投訴了。
救治患者的同時,我們還要不斷安撫患者焦慮的情緒,但是看到患者出院那一刻,真的覺得一切都是值得的,在武漢的每一天都那么充實,有意義。
結束了一天的工作,我們拖著疲憊的身軀走在回賓館的路上,風很暖,看著周圍靜謐的夜色,我在心里為武漢加油,春天來了,一切都會好起來的!
當干診三病房患者關大爺?shù)呐畠旱弥?span id="4mlei9b" class="Key_Box" onmouseover="pop_upLayerByUrl_Load(this,'/PartialView/_BaseDoctor/_AjaxGet/141')" onmouseout="pop_upLayerByUrl_Hide(this)">李珉主任遠赴武漢最前線抗擊疫情時,賦詩一首《白衣禮贊》獻給李珉主任。
白衣禮贊
大愛無疆真性情,
愛心施救虎山行。
疫地情切盼天使,
白衣馳援氣如虹。
生死相搏見丹心,
俠骨柔腸風云動。
后方陣地嚴執(zhí)守,
臥心藏膽百萬兵。
守得云開見日出,
春風十里把君迎!
-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