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促進
全國愛耳日丨科學愛耳護耳,實現(xiàn)主動健康
2023年3月3日,是第24個全國愛耳日,今年的主題為“科學愛耳護耳,實現(xiàn)主動健康”。
2021年,世界衛(wèi)生組織發(fā)布《世界聽力報告》:全球范圍內超過15億人有聽力障礙問題,中度及中度以上聽力損失人群約有4.3億人,需要通過聽力干預和康復來提高生活品質。
目前,我國有聽力殘疾患者2780萬,每1000名新生兒中就有一名患有先天性耳聾,嚴重影響了他們的生活、學習、工作,嚴重影響身心健康和生活質量,并給家庭和社會造成沉重負擔。
今天,我分別給大家科普兒童、青少年、老年聽力障礙的原因及預防措施。
兒童期聽力障礙
兒童期聽力障礙的主要病因是中耳感染。由于兒童咽鼓管短平寬,細菌病毒容易侵入導致中耳炎,中耳炎反復發(fā)作就可能造成聽力障礙,進而影響語言發(fā)育。
預防措施:避免平躺喂奶或嗆奶,洗澡或游泳時,要防止嗆水和耳道進水,避免耳內異物及頭部外傷,降低電視、電腦、手機等音量,謹慎使用耳毒性藥物。
青少年聽力障礙
青少年聽力障礙的主要病因是不良用耳習慣,常表現(xiàn)為噪聲性聾和突發(fā)性聾。長時間使用耳機或音量過大(大于80分貝)易引起噪音性聾;長時間打游戲或熬夜、壓力過大或身心過度疲憊、生活作息不規(guī)律,易導致突發(fā)性聾。
預防措施:養(yǎng)成良好的用耳習慣,使用耳機時要控制音量且每次不超過半小時,規(guī)律作息,適量運動,保持心情舒暢。
老年聽力障礙
老年人的聽力障礙源于年齡的增長令聽覺系統(tǒng)機能的退化,同時還與生活習慣、膳食結構、基礎性疾病、環(huán)境噪聲,以及遺傳等方面的因素有關系。
預防措施:老年人要維持健康的聽覺一定要戒煙限酒,低鹽、低脂、低糖飲食,遠離高分貝和長時間的噪聲刺激,慎用對耳和腎臟有毒性的藥物,積極預防和治療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等可能導致血管硬化的疾病,并保持規(guī)律的作息時間,以及平和豁達的心態(tài)。同時,適度的體育鍛煉和集體活動對保持聽力健康也很有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