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促進
科普在線丨社會共治 終結艾滋
艾滋病
艾滋病也稱為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征(AIDS),是一種危害很嚴重的傳染病,由感染艾滋病病毒(HIV)引起。病毒會破壞人體的免疫細胞,使人體抵抗力下降,最終并發(fā)各種嚴重的機會感染以及惡性腫瘤等,病死率高。
艾滋病的傳播途徑
主要包括性傳播、血液傳播、母嬰傳播。
預防母嬰傳播
預防母嬰傳播是婦幼健康領域艾滋病防治工作的一項重點內容,通過實施母嬰阻斷避免胎兒、新生兒感染艾滋病病毒。當前,預防母嬰傳播工作已納入國家重大公共衛(wèi)生服務項目,各級醫(yī)療保健機構孕必檢、陽必治,在消除母嬰傳播工作中發(fā)揮了積極作用。
為什么要預防艾滋病母嬰傳播?
由于生理構造原因,婦女感染艾滋病的機會是同齡男性的2.5倍,更為嚴重的是,婦女感染上艾滋病后,通過懷孕,將艾滋病傳染給孩子的概率是30%~50%。兒童一旦感染艾滋病,發(fā)病急,病情進展迅速,死亡率極高,并由此帶來沉重的家庭和社會負擔。
預防艾滋病母嬰傳播為什么要從婚前和孕前保健時期做起?
預防育齡婦女感染艾滋病,是預防艾滋病母嬰傳播最初最根本的預防措施。如果想要有一個幸福的家庭和有一個健康可愛的孩子,應在婚前和孕前主動檢測艾滋病病毒抗體,一旦發(fā)現感染,盡早服用藥物,減少體內病毒量,提高阻斷成功率。
艾滋病婦女能不能生個健康寶寶?
如果在孕28周前采取干預措施,寶寶被傳播的概率可降低到10%以內。如果能在孕早期(孕3個月以內)開始采取有效的、規(guī)范的、全程的阻斷措施,寶寶被傳播的概率可降到2%以內。
母親是在哪幾個時期把艾滋病病毒傳染給寶寶的?
宮內感染:婦女在妊娠期間,艾滋病病毒可通過胎盤血流將病毒傳播給胎兒,這是因為母體的血液和羊水都可能含有病毒,有可能造成胎兒的傳染。
產道感染:婦女在生產期間,陰道分泌物或血液內的病毒可通過嬰兒身上的細小傷口進入嬰兒體內,導致嬰兒感染。
母乳感染:母乳成分當中含有較高濃度的艾滋病毒,可以通過新生兒口腔和胃腸道進而感染。
感染孕婦在分娩前應做些什么?
一旦發(fā)現感染,請盡快與轄區(qū)婦幼保健機構專管人員取得聯系,工作人員會提供專業(yè)的阻斷服務,要消除顧慮盡早配合治療,采取有效的阻斷措施,并且在分娩后定期帶寶寶去做健康體檢和艾滋病抗體檢測。
艾滋病感染的媽媽是否可以母乳喂養(yǎng)?
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婦女所生的嬰兒,應在醫(yī)生的指導下采取合理的人工喂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