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人風(fēng)采
感覺美好 溫暖若溪 ——讀李法慶《母親的季節(jié)》有感
初見李叔,是春末夏初的某個午后。在放射線科一間辦公室,李叔背對著門,望著窗外,背影清瘦,右手的兩指間夾著一支煙,時而深吸一口。聽見我的腳步聲,他轉(zhuǎn)過身,消瘦的臉頰,略黑的面色,不大的鏡片下眼神溫和,眼角折起幾道皺紋。他問道:“小伙兒,什么事?”
我工作以后,平日見到李叔,他總是不經(jīng)意間透露出別樣的氣息,說話文縐縐的,大概這就叫做文人雅士吧。2013年夏末,李叔的長篇小說《母親的季節(jié)》在中國人民大學(xué)出版社正式出版,第二年又受到遼寧省作家協(xié)會的好評,這著實讓我的敬佩之情又加深了一層。
《母親的季節(jié)》記述了母親艱辛卻堅強偉大的一生。開篇便用了一個巧妙的比喻,將子宮比作房子,其中的專業(yè)化比擬和描述,彰顯了作者集醫(yī)學(xué)與文學(xué)于一身的深厚功底。在書中,母親一生經(jīng)歷了窮苦、饑餓、情感的背叛甚至生命的危險,卻始終保持著對家庭、孩子的責(zé)任和珍愛。每次面對近乎絕望的困境,母親總能以她的堅強、忍耐和勇敢走出泥沼,重尋生機。與高爾基的《母親》相比,《母親的季節(jié)》里的母親或許沒有那份革命者的覺悟,但書中體現(xiàn)出的母性的堅韌、博大胸懷卻絕不輸于前者,堪稱是為普通母親彈奏的一曲頌歌。我們常說母性是無私的,不論何種年代,亦或世界何地,人類的母親都天然擁有那份對孩子的熾烈情感。正是這份情感,讓人類的母親變成世界上最堅強的生命——一代又一代,生生不息。
母親的性格也深深影響了李叔。在記述那些困苦不堪的日子時,李叔仍舊保持著一份對生活的熱愛,流露出一份輕松愉悅的心情。“寒冷像被勇敢的獵人驅(qū)散的狼群,沒什么可怕的。”“地球的葫蘆里到底賣的是什么藥,初升的太陽一時還搞不明白。”這樣新奇、幽默的句子,讓人不由感嘆作者的智慧與執(zhí)著。若說起這份智慧、執(zhí)著的由來,無疑應(yīng)該是對母親性格的傳承。
《母親的季節(jié)》已然成冊,然而母親的偉大情懷依然滋潤著她的子孫。受書中母親的感召,如今的李叔已是一位被女兒崇拜的父親,經(jīng)常看到父女二人挎著胳膊走在下班的路上,他的一言一行,在今后的日子里,或多或少會影響女兒的人生?;蛟S,《母親的季節(jié)》已被你收藏在了書架上,當(dāng)你打開,細(xì)細(xì)品味書中娓娓動聽的故事時,一定會感覺眼前似乎有一條小溪在緩緩流淌……
(放射線科 張 寧)
- 標(biāo)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