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促進
【科普在線】三伏天的養(yǎng)生之道
今年的三伏天比一般年份多了10天,高溫、濕熱的40天來了。根據(jù)中醫(yī)“天人相應”的理論,人體要適應自然環(huán)境和季節(jié)氣候的變化,飲食、作息、運動等都要根據(jù)季節(jié)變化做出相應調整。
伏天養(yǎng)生要注重養(yǎng)心
《素問》云,“夏三月,此謂蕃秀。天地氣交,萬物華實。夜臥早起,無厭于日……此夏氣之應,養(yǎng)長之道也?!比藗兌寄芨惺艿?,入伏以后雖然有的地方氣溫并不是特別高,但濕度加大,出汗增多,而汗為心之液,大量出汗容易引起心的氣陰損傷,這樣就更容易受到暑濕邪氣的侵入,所以夏季要注重養(yǎng)心。
由于夏季晝長夜短,陽氣旺盛,養(yǎng)生要順應陽盛于外的特點,以養(yǎng)陽氣生長,因此首先要夜臥早起,合理睡眠時間應該是:就寢時間為22∶00—23∶00,起床時間為5∶30—6∶30。建議有條件的話要睡子午覺,也就是中午小憩一會兒,以保持精力旺盛。
伏天的運動推薦大家在室內進行八段錦、太極拳等中醫(yī)傳統(tǒng)功法鍛煉,如果要進行戶外運動,除了游泳以外,其他運動應選在氣溫相對較低的清晨和黃昏后進行。
伏天飲食不要貪涼
“夏日吃苦,勝似進補?!毖芯孔C明,苦味食品能解毒、明目、抗菌消炎、解熱祛暑、提神除煩,還可以刺激脾胃的消化能力。外出回家立刻打開空調、喝冰水、沖冷水澡,這些習慣都將加速寒濕侵入體內。
少吃寒涼食物是三伏天養(yǎng)生的重要原則。
伏天護好腳、秋冬身體棒
在人們的認知里,夏天穿涼鞋、拖鞋,用涼水沖腳都是很正常的事,但中醫(yī)認為,伏天做好腳部的護理,有利于秋冬時節(jié)疾病的預防。
“寒從足下生,病從寒中來。”因此,夏季也可以堅持泡腳的習慣,但水溫以40℃為宜,泡腳后可涂抹潤膚霜,防止腳底干裂。
伏天吃什么?
北方有句俗話,“頭伏餃子,二伏面,三伏烙餅卷雞蛋?!?/p>
民諺云:“起伏吃只雞,一年好身體”。三伏天里人的體能消耗較多,需適當補充營養(yǎng)。在燉雞時可適量加入生姜,起祛濕強身的作用。
上一篇: 【健康科普】如何預防慢性阻塞性肺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