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促進
【健康科普】容易被忽視的丙型肝炎
人們熟知乙型肝炎,而不為人知的丙型肝炎,也是一種“沉默的殺手”。
什么是丙型肝炎?
丙型肝炎是由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引起的病毒性肝炎,可導(dǎo)致肝臟炎癥壞死,對人們的健康和生命危害非常大。
丙型肝炎的傳播途徑:
1.血液傳播;
2.經(jīng)破損的皮膚和黏膜傳播;
3.性傳播;
4.母嬰垂直傳播。工作和日常生活中的接觸,如握手、擁抱、共用餐具和水杯、共用工具及辦公用品和其他無皮膚破損或血液暴露的接觸,一般不會感染丙肝病毒。
丙肝病毒的檢測:
丙肝病毒抗體(抗-HCV)檢測:是最基礎(chǔ)和常用的篩查試驗,檢測結(jié)果為陽性時需要進一步做丙肝病毒核酸檢測。
丙肝病毒核酸(HCV RNA)檢測:不僅可知道體內(nèi)是否存在丙肝病毒,還可以測定病毒含量,為判斷病情及評估治療效果提供依據(jù)。其他輔助檢查:血清肝功能等。
丙型肝炎早期治療的意義:
急性丙型病毒性肝炎干擾素抗病毒效果好,90%患者可獲得完全應(yīng)答而徹底治愈。如果不及時治療,會發(fā)展為慢性丙型肝炎,導(dǎo)致肝硬化,甚至可能進展為肝癌。
那么,丙型肝炎如何預(yù)防呢?
1.拒絕毒品;
2.提倡無償正規(guī)獻血,杜絕非法采供血;
3.避免不必要的注射、輸血和使用血制品;
4.不與他人共用針具及紋身、穿刺工具;
5.不與他人共用剃須刀、牙刷等;
6.在治愈丙型肝炎前,盡量避免懷孕。